Angew. Chem. :三核簇金属有机框架中配体到簇直接电荷转移主导可见光催化全解水

  • A+


受植物光合作用的启发,人工光合作用先通过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再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其中,开发稳定高效的全解水光催化剂是人工光合作用的关键,而扩宽光催化剂的光谱响应范围是提高太阳光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


金属有机框架(MOF)是无机金属离子(或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构筑而成的。合理设计光敏配体和选择金属簇中心构筑MOF可引发配体到簇电荷转移(LCCT)过程,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和转移,从而应用在光催化全解水领域。然而,已有MOF中大多LCCT是基于配体激发和电荷迁移两步过程的间接LCCT,此类材料的光吸收主要落在紫外光区域,太阳能利用效率低,研究可见光响应的全解水光催化剂仍具有挑战性。



1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何军教授团队将光敏咔唑基团引入到有机羧酸配体中,与三核金属氧簇构筑得到三种直接LCCT型MOF Fe2MCbz(M2+ = Mn2+、Co2+、Ni2+),实现高效可见光催化全解水性能。


结构方面,粉末X射线衍射及结构精修结果表明所得三种不同金属簇MOF是同构的。X射线近边吸收和XPS分析表明MOF中铁离子的价态为+3价。与H2Cbz、金属簇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比较发现,Fe2MCbz光吸收范围更宽。420 nm以下吸收归因于配体中的ILCT激发态,695-1200 nm范围内的峰归因于金属中心的d-d跃迁。而Fe2MCbz在420和695 nm之间的吸收峰则归因于LCCT跃迁。性能方面,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MOF分散到PAN后,得到的Fe2NiCbz-P33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产氢速率为170.2 mmol g-1 h-1,产氧速率为85.1 mmol 

g-1 h-1)。同位素追踪实验验证了O2是光催化全解水的产物。

2

机理方面,飞秒瞬态吸收光谱为LCCT提供实验证据。时间依赖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吸收光谱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其中,基态S0→S37的跃迁归因于直接LCCT,即光激发下电子从配体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直接激发到簇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吸收光能量落在可见光区域。而S0→S91跃迁则对应于配体的HOMO→LUMO过程,电子到达激发态后再转移到金属簇的LUMO上,吸收光能量落在紫外光区域。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不同区域光波长的催化性能来评估直接LCCT和间接LCCT的贡献。结果表明,三种MOF在500-600 nm都表现出比在200-420 nm更好的催化性能,即直接LCCT 主导的可见光全解水更占优势。

9

总之,该研究工作设计合成光敏咔唑配体,选择与三核金属氧簇构筑LCCT型MOF,通过匹配配体和金属簇的能级结构实现直接LCCT主导的可见光催化全解水,为开发宽光谱响应光催化剂,提高太阳光利用效率提供可行路径。

文信息

High-Performance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Dominated by Direct Ligand-to-Cluster Photoexcitation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Qia-Chun Lin, Dr. Wei-Ming Liao, Jiayu Li, Bowei Ye, Da-Tang Chen, Xiao-Xiang Zhou, Peng-Hui Li, Dr. Meng Li, Prof. Dr. Ming-De Li, Prof. Dr. Jun He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23070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