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利用点击(click)反应在病灶处原位合成药物,可实现疾病的高效精准治疗,同时也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是一种新型的疾病靶向治疗策略。叠氮-炔环加成反应(CuAAC)能在CuI介导下特异性启动含click反应模块的前药组装,是体内药物合成最经典策略。但CuI在生物体内极不稳定,且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严重的氧化损伤,限制了其进一步的生物应用。开发可控、高效的体内铜离子价态转化策略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院士和中山大学毛铎研究员合作,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基于光敏剂的MOF纳米催化剂(MB@PMOF),其利用光氧化还原催化原理,成功实现深红光(660 nm)激发下CuI高效可控生成,进而引发CuAAC并实现深度组织抗菌药物合成,有效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
首先,作者通过对比几种660 nm激光激发的常见光敏剂(MB, Ce6, TCPP和EtNBS),显示亚甲基蓝(MB)在水中具有最强的超氧阴离子(O2•−)产生能力。考虑到CuII/CuI的还原电位(-0.22 V)比O2/O2•−(-0.33 V)更正,表明具有最强的I型ROS生成能力的MB,拥有比其他光敏剂更强的向CuII转移电子潜力,使其成为后续纳米催化剂构建的首选。另外,通过在微环境中引入额外的电子供体是一种提高CuI产率的有希望的策略。作者证明MOF-199的配体1,3,5-苯三羧酸盐(BTC−)可作为合适的电子供体,促进了MB的O2•−生成能力。进一步利用CuI指示剂,证明光激发下,MB产生的电子可以有效转移给CuII生成CuI,并在BTC−存在下进一步增强该过程。以上结果表明,光激发下MB可以受BTC−驱动,引发光氧化还原催化循环,实现CuI有效生成。 将MB负载于MOF-199中,形成的纳米催化剂MB@MOF在水中的分散性较差,易聚集。包覆F-127后形成的MB@PMOF在水中更加分散,显著改善了其稳定性。XPS结果证明,MB@PMOF含有23.13 %的CuI离子,而经过红光照射后,CuI离子的含量增加了40 %,显示MB@PMOF具备光催化下触发CuAAC的潜力。 进一步,作者以叠氮苄基和苯乙炔为模式分子,考察该体系的光催化CuAAC能力。与负载其它光敏剂相比,MB@PMOF能够有效催化click模式分子的合成,且在乏氧条件下催化效果更优,这有利于该体系在乏氧疾病微环境中合成药物。另外,光照后MB@PMOF可催化3-叠氮-7-羟基香豆素与苯乙炔反应生成强荧光分子,实现了细胞原位点亮,证明了该催化剂可用于多种功能性分子的合成。 最后,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下,MB@PMOF将无毒性的前体药物转化成活性抗菌药物,并有效抑制E. coli和S. aureus的生长。体内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光激活的MB@PMOF在细菌感染缺氧环境中原位合成活性抗菌药物,实现了感染细菌的有效清除,缓解了感染组织处的脓肿和炎症反应,促进了皮肤组织的愈合。总之,该研究所开发的纳米光催化剂,能够实现抗菌药物在病灶处精准可控的合成,有望为临床细菌感染疾病治疗提供新方案。 论文信息 Light-Activated Nanocatalyst for Precise In-Situ Antimicrobial Synthesis via Photoredox-Catalytic Click Reaction Dr. Minyang Zhao, Lei Cao, Qingqing Bai, Yaru Lu, Bowen Li, Prof. Wenbo Wu, Dr. Jinzhou Ye, Prof. Xinhan Chen, Prof. Zhihong Wang, Prof. Bin Liu, Prof. Duo Mao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目前评论:0